编者按:
三年跨越式发展,创业板注册制成果斐然。
“创新”一直是创业板的鲜明属性,注册制改革让“创新”特色更加彰显。
(资料图片)
改革后的创业板坚守“三创四新”板块定位,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创新强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高水平创新动能策源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2023 年 8 月 24 日,创业板注册制落地正式满三周年。
截至2023年8月23日,创业板共有131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 12万亿元,三年来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新上市公司中,近9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超5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创业板注册制塑造了更加包容高效的创新支持市场体系,尤其是包容性多元化的上市标准,进一步突出了板块特色与投融资活力,吸引了更多优质的创新企业,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信证券执行委员、全球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主任马尧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同步推进“增量”和“存量”改革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首批18家企业上市,标志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由于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不再将“不存在未弥补亏损”作为申请上市的硬指标,更加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吸引了多家创新创业企业奔赴到创业板市场。拟上市企业可视自身情况,灵活适用“预计市值+净利润+营业收入”或“预计市值+营业收入”等上市条件。
截至2023年8月23日,创业板注册制下新申报企业中,有469家企业以“第二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申报,21家已注册生效,其中20家企业已经上市。
创业板注册制“存量”改革也同步推进。再融资、并购重组实施注册制,打造更加灵活的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制度,“存量”企业积极通过三大资本工具积极快速发展。
其中,简易程序再融资的修改,获得上市公司的“一众好评”。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简易程序单次融资金额从不超过五千万元提高至不超过三亿元,融资金额占最近一年末净资产的比重从不超过百分之十放宽至百分之二十,取消了最近十二个月内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总额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百分之十的公司不可适用简易程序的限制。并且,规则确立了简易程序从受理、审核到注册仅“2+3+3”个工作日即可启动发行的快速流程,从制度层面压缩审批时限,简化申请流程。
自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以来,截至2023年8月23日,已有38家公司通过简易程序实施再融资。其中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的创业板公司累计申报简易程序22单,占比57.50%,涉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
审核用时方面,从已受理到注册生效最快用时6个工作日,平均用时10个工作日;从注册生效至发行上市,平均用时26个自然日。适用简易程序的创业板公司主要为中小创公司,平均市值为48.38亿元,低于创业板均值水平。
并购重组领域,交易结构也更趋合理,“三高”并购得到有效遏制。注册制实施以来,截至2023年8月23日,累计23单创业板重组项目注册生效,交易金额合计383.69亿元,超70%项目标的资产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超70%项目属于产业整合并购。近三年注册生效项目平均增值率分别273.49%、105.64%和88.48%,跨界并购项目占比保持在30%以下,评估增值率持续压降,跨界高溢价并购明显减少。
期间,为了进一步发挥并购重组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还有4单小额快速项目注册生效。
“创业板注册制夯实了制度基石,提升了融资效率,提高了资本市场有效性,更好地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企业的需求。”中信建投证券执委会委员、投行委主任刘乃生评价道。
彰显创新成长特色
“增量”+“存量”改革助力之下,创业板创新成长特色更加彰显。
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之初即明确原则上不支持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等12类行业申报上市,通过设定“负面清单”传递“清晰导向”,积极服务符合板块定位的“三创”“四新”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上市融资的目标。
注册制实施三年来,深交所一直坚持板块定位,吸引了一众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聚集,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2020年至2022年,创业板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分别为0.87亿元、1.12亿元和1.35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25%;研发强度超过5%的公司分别有613家、619家和697家,家数占比持续上升,分别为47.2%、47.7%和53.7%;有两百余家公司研发强度连续三年超10%。
2022年度,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在1亿元以上的公司有382家,其中,宁德时代、迈瑞医疗、欣旺达等8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20亿元,宁德时代研发投入更是高达155.10亿元;阳光电源、先导智能、乐普医疗等10家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在10亿-20亿元。
截至2022年末,创业板汇聚了一支超53万人的研发队伍,平均每家创业板公司研发人员超过420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重均值超17%,其中248家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0%;截至2023年7月31日,创业板公司拥有专利数量31万余项,平均每家公司拥有专利技术超260项。其中,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累计拥有专利数超5万项,平均每家拥有专利数130余项。
在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保持稳中有进,202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953.55亿元,平均每家实现27.42亿元,同比增长20.06%,合计实现净利润2,534亿元,平均每家实现1.93亿元,同比增长10.88%。
截至2022年末,创业板上市公司总资产合计约6.34万亿元,平均总资产为48.34亿元,同比增长22.38%;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合计约3.25万亿元,平均净资产为24.81亿元,同比增长20.14%。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为资本、科技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推动了传统企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吸引了大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卓越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申报创业板上市,为优质企业实现科技创新与稳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马尧说道。
民企占比超八成
作为民企上市聚集地,创业板也有力支持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截至2023年8月23日,创业板民营企业突破1000家,占比超80%,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总市值超9万亿,占比近80%。
其中,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有169家市值超100亿元,占民营企业总数的13.00%,其中市值介于100亿元至500亿元的有19家,市值介于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有9家,市值超1000亿元的有10家,其中宁德时代市值已达万亿元。
创业板的资本工具有力支持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并购重组领域,注册制以来,创业板民营企业累计实施重组方案41单,交易金额近420亿元;其中,34单为资产收购,涉及交易金额超350亿元,7单为资产出售,涉及交易金额近65亿元。
同时,股权激励也持续赋能企业。注册制以来,创业板民营企业推出的股权激励合计570单,2022年以来推出股权激励合计306单,其中2022年推出218单,较上年增加11单。其中,安达维尔、康龙化成等88家公司更是推出了多期股权激励计划。
2022年,创业板民营企业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平均有效期为4.57年,有效期在4年以上的共282单,占比92.16%,延续了上年的较好态势。
在有力支撑下,民营企业业绩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6,504.15亿元,平均营业收入25.03亿元,同比增长21.83%,实现净利润2,183.04亿元,平均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2.08%,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