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但学佛修道的人容易落入口头禅,学艺术同样。学艺术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从没深入学习探究艺术的底层逻辑,却学会了一套套话术。今天我们在网上看艺术评论,到处可以看到话术的套路。它甚至连心灵鸡汤都不是,只是迷魂汤。
不久前看到一新晋网红艺评人批评一位著名画家。虽然我并不太欣赏这位画家的作品,但我也同样不能认同艺评人批他的说辞:“画面碎、乱、躁、花、荒、陋”“没有静气、文气、浑厚高华之气”“文学修养非常不够……”
【资料图】
图说:新晋网红艺评人批评著名画家 网络图
这些形容词太抽象啦,究竟怎么才是不碎不乱不躁?什么才是文气静气达标?怎样的文学修养就够了?文学修养不够就一定创作不出好的艺术作品?那是不是能反过来要求文学家的艺术修养必须达标呢?
艺术作品为什么不可以碎、乱、躁、花、荒、陋?很多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就犯了这些“忌讳”了。米罗很碎,通布利很乱,蒙克很躁,草间弥生很花,倪云林很荒,徐青藤很陋……那又怎么了?
至于静气、文气、浑厚高华之气,虽然听上去很高级,可以有,也很好,但并非艺术之必要条件。中国古代艺术某个阶段主流确实推崇静气、文气之类,甚至把禅修跟艺术融为一体。但放到人类艺术中去考量,那也只是一种取向、一种实践和探索的方向、潮流,而非全部。难道艺术不可以不静气,不文气,不浑厚,不高华?新中国以后,中国传统绘画经历了转型的阵痛,诞生了一大批“不静气”“不文气”的作品,其中有不成功的,但也有真实反映了新时代中国人精神状态的经典之作。恰如刘海粟创办上海美专时所期待的,用艺术改变国人病弱的精神状态。文气、静气虽然好,但不文气、不静气不意味着不好。世界那么大,容得下各种不同的人;虚拟的艺术世界应该更大,容得下各种不同的风格。
某些艺术作品确实有抚慰人心灵的作用,但它不意味着全部。因为艺术家不是心理医生,也无须承担这个责任,更没必要和可能去抢医生的饭碗。
有些艺术家,比如蒙克,他的作品看上去极度“变态”,痛苦,狰狞,崩溃,不协调……但这恰恰反映了苦难的人真实的心理状态。在蒙克之前的西方艺术主流,都是甜甜美美,甘当贵族家的点缀和教堂里的“背景板”,从未关注和反映过人类真实的痛苦和崩溃状态。蒙克这么做了。他体现的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人类痛苦的关切。他不是让你看了舒服的,他就是让你不舒服的!
八大山人的白眼鸟白眼鱼也同样如此,它们本身就不是画来讨好你的。它们只与有共鸣的人握手,并不想强颜欢笑作揖鞠躬讨好权贵。
某种角度讲,文学艺术都是探究人类自身状况的。它可能发现问题,呈现问题,但主要功能不是解决问题。譬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并不能解决婚姻自由的问题,但它通过一对相爱男女的悲剧,极大地震撼了时人的心灵,触发人们反省自身的蒙昧,反思神权对人性的压迫等问题。如果艺术能解决所有问题,那政治、宗教、科学、经济、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干什么呢?呈现问题,意义也是非凡的,相当于迈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我们评论一个画家或者一幅画,首先要把他放在纵向和横向的座标上去比较,看看他是否有独特的创建。没有创建就不在艺术范畴谈。若有创建,则评估其创建价值之大小。接下来则要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他的想法是否有启发性,他的画法是否很好地达到了效果,而不是用一堆毫无底层逻辑的大词儿去狂轰滥炸或胡吹乱捧。做艺术评论的目的是启发人们进行理性思考,而不是进行一场迷幻式的躁乱。(林明杰)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